青藏高原东北部甘加盆地古梯田地层与年代初探
编号:1243 稿件编号:208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09:36:37 浏览:102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4:5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C-1]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1

暂无文件

摘要
梯田是人类几千年来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象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甘加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夏河县,盆地内的丘陵、山麓地带分布大面积的层状梯形景观,疑似弃耕的古代梯田。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基于卫星遥感资料,通过GIS手段分析发现古梯田面积为42.2 km2(约63000亩),主要分布在盆地内央曲河及其支流两侧海拔2936~3326 m间的山坡上。通过对三个古梯田剖面样品的磁化率、总有机碳(氮)(TOC、TN)含量、孢粉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同时对比具有准确年代控制的自然剖面磁化率,结果显示梯田开垦于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古土壤,梯田剖面顶部25~35 cm不同于自然剖面而呈均一化的磁化率值证实了耕作层的存在(距今约1000年以下层位)。但耕作层之上TOC、TN含量的增多,以及梯田剖面与自然剖面整体一致的磁化率变化趋势说明了梯田被短期利用后遭到长期废弃。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推断夏河古梯田是在北宋“弓箭手屯田”制度(公元1074~1125年)下开垦的;气候重建资料显示该时段温度较高、降水增加,整体有益于农业生产。本研究提供了过去人类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
 
关键字
甘加盆地,夏河古梯田,环境代用指标,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历史时期
报告人
张陈彬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稿件作者
吴铎 兰州大学
张陈彬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