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西雨屏带峨眉山氮硫沉降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号:1399 稿件编号:137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21:53:16 浏览:88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0: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2D] 12D、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D-2] 专题12.13 大气活性氮化学:源汇过程和影响

暂无文件

摘要
华西雨屏带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大尺度、复合型的生态过渡带,面积2.5万km2,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和其它保护地。由于四川盆地的高污染物排放量、高耸的青藏高原和影响四川盆地的东南季风,大气污染物在从四川盆地和其他地区向青藏高原传输过程中易在华西雨屏带累积并沉降,全球及全国尺度的模式模拟都显示华西雨屏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氮硫沉降年通量。过量氮硫沉降会危害生态系统健康,危害生物多样性,威胁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为量化华西雨屏带中部峨眉山地区大气氮硫沉降现状及生态风险,团队研究了2017年7月-2021年5月峨眉山雷洞坪(海拔2400 m)大气氮硫沉降浓度、通量,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和社区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分析氮硫沉降的源贡献。与1983-1989年相比,湿沉降中pH由4.01-4.75升高至2017-2021年的5.28-5.46,2017-2021年采集的样品中,44.3%的样品属于酸雨(pH<5.6)。2017-2021年,湿沉降样品中NH4+、SO42−和NO3年体积加权浓度范围分别为33.63-42.31、19.80-33.35、17.26-21.59 μeq L−1,在旱季浓度(10-4月)高于雨季(5-9月)。NH4+、SO42−和NO3的湿沉降通量在5和8月(分别为1.34-2.56、1.27-1.3、0.55-1.0 kg S(N) ha−1)较高;在12和1月(分别为0.20-0.31、0.13-0.20、0.12-0.15 kg S(N) ha−1)较低。2017-2021年,SO42−、NH4+、NO3和TIN沉降通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能反映了四川盆地N、S减排的结果。2017-2021年,SO42−、NO3、NH4+和TIN的年均湿沉降通量分别为8.5、5.65、11.46和17.24 Kg N(S) ha−1,高于相应的干沉降通量(2.62、2.26、3.04和5.37 Kg N(S) ha−1)。TIN干湿总沉降年均值为22.6 Kg N ha−1,高于生态系统的临界阈值 (10.0–15.0 kg N ha−1 yr−1);SO42−的年均总沉降通量为11.12 Kg S ha−1,低于生态系统相应的临界值(16.0–32.0 kg S ha−1 yr−1)。通过PMF模型和CMAQ模型量化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N、S排放对峨眉山N、S沉降通量的贡献。SOx和NOy通量的主要来源为工业(贡献量分别为54%和43%)和能源(21%和25%),农业源对NHx通量的贡献最大(88%)。区域上,四川盆地为峨眉山氮硫沉降的最大来源,对N、S湿沉降的贡献分别为68%和45%,但是四川盆地外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为保护峨眉山的生态系统,需要通过四川盆地内外的N、S排放来进一步控制氮硫沉降。
 
关键字
华西雨屏带;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氮硫沉降;溯源分析;PMF分析;HYSPIT;后向轨迹分析
报告人
舒茜
硕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

稿件作者
舒茜 四川大学
乔雪 四川大学
唐亚 四川大学
付钰涵 四川大学
刘婷 四川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