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西雨屏带大气氮硫沉降的通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编号:1407 稿件编号:50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23:48:06 浏览:621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09:1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2D] 12D、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D-2] 专题12.13 大气活性氮化学:源汇过程和影响

暂无文件

摘要
华西雨屏带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区域,东西宽50-70km,南北长400-450km,面积2.5万km2,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中国西南山地的重要组成,拥有世界遗产地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然而,华西雨屏带是我国氮硫年沉降量最大的区域之一。采用气象模式、溯源式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结合峨眉山长期观测,研究了华西雨屏带大气氮硫沉降的通量和生态风险,量化了不同行业源和9个地区对氮硫沉降的贡献。2015年,硫和氮的年沉降量平均值分别为29.6 和33.0 kg S(N) ha-1;75%和70%面积的硫和氮年沉降量超过经验生态阈值;不少自然保护区位于流域源头,降水是地表水的来源,而几乎整个雨屏带上降水中总无机氮的年体积加权平均(VWM)值超过了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总氮的I级标准(0.2 mg N L-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硫氮年沉降量分别为12-38 和15-38 kg S(N)ha-1 a-1,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100%和5-85%的面积分别超过硫和氮的生态阈值,所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沉降无机氮VWM值高于0.2 mg N L-1。因此,华西雨屏带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拥有较高的硫氮沉降生态风险。溯源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内污染物排放(硫:45%;氮:68%)和四川盆地外的排放((硫:55%;氮32%)对氮硫的年沉降量都有重要贡献;农业(70%)是氮沉降的主要来源,工业(55%)和火电厂(20%)是硫沉降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为华西雨屏带氮硫沉降防控和生态观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东缘,Source-oriented CMAQ,峨眉山,污染物区域输送,行业贡献
报告人
乔雪
四川大学

稿件作者
乔雪 四川大学
应琦 德州农工大学
张宏亮 复旦大学
唐亚 四川大学
张玥莹 四川大学
舒茜 四川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