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环境演变
编号:1578 稿件编号:134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1:15:56 浏览:126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3:48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B-3]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3

暂无文件

摘要
  地处我国北方沙带最东部的科尔沁沙地位于东亚夏季风区边缘,地表古河道纵横交错,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可能存在较湿润的环境。古河道沉积序列中保存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是记录过去流域地表过程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对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养蓄牧河古河道边缘的典型风沙-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地层学研究。对沉积剖面中夹杂的有机质层进行AMS 14C测年,同时采集富含石英矿物的沉积层进行光释光测年,以期建立详细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拟重建研究区千年尺度的古洪水事件,并结合东亚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古洪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剖面由底部的风沙沉积、中部粉沙质河漫滩沉积及夹杂的洪水滞流沉积、顶部的现代风沙层组成。初步的年代学结果表明,约7 ka以前,该地区风沙活动显著,堆积具有斜层理(倾角>20°)的风成沙;该剖面共记录了6次洪水事件,应与全新世时期的东亚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降水增加关联。然而,地层中有机沉积层的AMS 14C年龄集中于6300 cal yr BP左右,可能反映了剖面中的有机质年龄大约为中全新世,但尚无法准确限定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时间。最后一次洪水事件发生在距今800年,上覆地层的成壤特征及较高磁化率指示了古土壤的发育。对沉积剖面中的洪水沉积物和古河道上游不同位置的地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剖面周边地貌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中全新世较频繁的古洪水事件是养畜牧河地表径流增加的反映。最后一次洪水沉积物上发育的古土壤表明,该地在河流改道后仍维持较高的地下水位,成壤作用明显。这既可能反映了气候变干、降水减少导致的季节性洪水事件减少,也可能记录了河流地貌发育(如河流改道)过程。随着河流作用减弱、地下水位降低,该地区风沙作用增强,导致土壤被沙埋。本研究显示风沙-河流沉积序列记录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对风沙-河流沉积序列的系统研究有助于理解半干旱区河流、风沙地貌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地表过程对东亚季风变化的响应
 
关键字
科尔沁沙地,全新世,古洪水,环境演变
报告人
李艾芮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李艾芮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小平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鹏梁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