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到群落--太湖流域新型污染物分布与水生态健康评估
编号:1616 稿件编号:24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2:37:55 浏览:661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0:0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5C] 5C、环境科学 » [S5C-2] 5C、环境科学-2

暂无文件

摘要

气候变化和多种人类活动压力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如何诊断和识别关键的环境胁迫因子对于生态环境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需求,大量新有机微污染物(Emerging organic micropollutants,EOMPs)通过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和地表径流进入环境水体 中,并长期以低浓度存在于地表水中,对水生态系统形成巨大威胁, 亟需对地表水中的 EOMPs 进行全面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太湖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密度大、水域面积广,且水产养殖与化工行业发达,这导致环境水体中不断 检出农药(Pesticides)、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化工用品(Industrial chemicals)等 EOMPs。本研究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新有机微污染物污染特征及优先性筛查开展研 究。首先,针对 EOMPs 检测通量低的瓶颈问题,建立了基于高分辨质谱地表水 165 种新有机微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这方法高通量筛查太湖区域 30 个 位点地表水新有机微污染物组成与分布特征,评估该区域 EOMPs 对三种营养级 水生生物(鱼类、浮游动物和藻类)的生态风险。其次,针对大部分 EOMPs 缺 乏毒性信息的技术难题,基于体外高通量生物效应测试数据(TOXCAST),利用 暴露-活性比指数(Exposure-activity ratio,EAR)评估长江下游地表水高暴露的 新有机微污染物的潜在生物活性。同时,基于 EAR 优先筛查该区域具有较高生 物效应的新环境污染物与污染热点,并结合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AOP)探讨了与该区域污染物导致的潜在生物活性相关的有害结局, 为未来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
新污染物,,生物多样性,宏条形码技术;生物监测;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
报告人
张效伟
教授 南京大学

稿件作者
张效伟 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