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冠介导的纳米塑料团聚行为:蛋白类型与浓度的影响
编号:1676 稿件编号:33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4:04:54 浏览:72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09:06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5C] 5C、环境科学 » [S5C-2] 5C、环境科学-2

暂无文件

摘要
纳米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水环境众多环境因素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被认为能够改变纳米塑料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其环境行为和毒性。本研究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比较了负电荷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正电荷牛胰蛋白酶(TRY)对不同粒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团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RY的存在可以降低PSNPs表面静电斥力,并在分子架桥作用下,使20 nm和100 nm PSNPs的临界凝固浓度(NaCl)分别从311 mM和361 mM下降到10 mM和43 mM。与BSA相互作用后,PSNP的黏附效率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电荷补丁引力(patch-charge attractive force)被逐渐屏蔽,产生的空间斥力使PSNPs逐渐稳定。当溶液中蛋白质浓度高于10 mg L1时,PSNPs在BSA溶液中始终保持极高的分散性,但在TRY溶液中则迅速聚集。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电荷性质的蛋白对PSNPs团聚行为的影响截然不同。与100 nm PSNPs相比,BSA更易使20 nm PSNPs趋于稳定,而TRY对20 nm PSNPs的团聚效果更佳显著,这表明粒径小的PSNPs (20 nm)更容易受环境中共存的蛋白质的影响。该项研究结果强调将蛋白质类型和塑料粒径纳入纳米塑料环境行为与潜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关键字
蛋白冠,纳米塑料,胶体稳定性,离子架桥
报告人
李星
上海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星李 上海交通大学
浩仇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