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模式和城市化进程对于中国跨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编号:1762 稿件编号:85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5:07:27 浏览:88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5:1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7B] 7B、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 » [S7B-1-1] 专题7.1 人地关系分析与区域发展地理

暂无文件

摘要
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城市化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势必会引起当地资源消耗的变化(Z. Wang et al., 2019)。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在生产和消费很大程度的分离的情况下,城市化不仅会对当地的水资源消耗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贸易往来对跨区域的水资源消耗产生影响(S. Zhang et al., 2019)。鉴于中国水资源空间高度分布不平衡(Guan and Hubacek, 2007),研究揭示城市化及消费模式转变导致的跨区域水资源消费及其对水资源缺乏程度的影响,对于国家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二阶段的因子可逆的结构分解方法,以量化城市化率增长和家庭消费水平变化对跨区域水资源消费的影响。首先,我们进行了可逆的完全分解分析,将虚拟水变化量分为7个驱动因素,定量分析了技术水平(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和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和城市化迁移人口)对研究期内虚拟水变化量的贡献值;其次,强调了水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将消费模式和城市化进程与区域贸易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政策见解。
研究结果表明:
1.2012-2017年间,中国居民消费的虚拟水表现出“东边减少,西边增加”的变化,整体下降了11.5亿吨水,且呈现出省级差异,富裕省份呈现下降趋势,发展省份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推测可能存在EKC曲线,这表明通过发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是可能的。
2.结构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对虚拟水消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人口规模。用水强度在每个省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研究期间的用水效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而产业结构的贡献值在大多数省份中表现出略微上升,在上海、山东和内蒙古显示出下降。其余省份可以参照这三个省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节约水资源。此外,消费模式的在大多数省份表现出正变化,而上海和广东表现出负变化。人口规模的贡献值除了上海外,其余省份都表现出正变化。
3.消费模式的跨区域影响结果表明,富裕省份(如广东、上海)表现出消费模式贡献值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些省份在节水行业的消费高于耗水行业,使得总水资源消费量下降。此外,新疆是受影响最大的省份,且临近省份间具有贸易优势。
4.城市化率的跨区域影响结果表明,除上海表现出逆城市化外,其余表现出正变化,但总体的影响效果是小于消费模式带来的变化的,仅占消费模式总影响的24%。山东和重庆是虚拟水影响出口最大的省份,新疆是虚拟水影响进口最大的省份。
 
关键字
虚拟水、城市化、消费模式转变、跨区域影响
报告人
刘惠
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刘惠 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王真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