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定量评估京津冀城市尺度碳排放
        
            编号:1783
             稿件编号:8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5:09:28            浏览:5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极大地改变了土地覆盖,导致碳排放和相关的气候变化风险迅速增加。本文采用基于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基本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修正系数的方法,估算了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LUCEs)。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例,利用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和能量平衡表(EBTs),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了3种典型模式下城市化与LUCEs的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最为显著,但北京市近年来建设用地扩张呈下降趋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可归纳为三种模式:高城镇化水平—低排放、中等城镇化水平—高排放和低城镇化水平—低排放。研究结果对不同城镇化水平下城市层面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高质量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能够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碳减排目标。
         
        
            关键字
            城市化,土地利用,碳排放,城市尺度,能源消费,京津冀
         
        
        
                稿件作者
                
                    
                                
                                                                                                            
                                周园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明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