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大气氨浓度变化和来源解析
编号:1907 稿件编号:17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05 17:13:16 浏览:68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09: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2D] 12D、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D-2] 专题12.13 大气活性氮化学:源汇过程和影响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氨气(NH3)作为非约束性污染物,其二次转化产物铵盐是PM2.5的重要组分。目前,氨气已成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了常规时期和新冠疫情期间北京城区大气NH3浓度与来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6 年3月到2017年3月北京 325 m气象塔16个高度的NH3周浓度均超过4 µg m-3,NH3平均浓度为13.3±4.8 µg m-3。基于同位素溯源结果显示,持续的非农业源与阶段性的农业源共同主导了北京城区大气NH3的浓度及其季节性变化。与2020年新冠疫情封锁期间相比,解禁之后大多数采样点(除隧道内采样点)NH3浓度并未明显升高,但δ15N-NH3值增加了2.1-9.9%。源解析结果显示,2020年非农业源(化石燃料与城市废弃物源)分别在马路点(隧道点)与非马路点(CAU校园)贡献了大气NH3的81%和62%,与2017年相似。相比于封锁期间,解禁之后非马路点NH3的非农业源贡献略微升高,隧道点基本没有变化。上述结果可为区域大气NH3减排和因地/时制宜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强调了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大气氨溯源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
大气氨,浓度,氮同位素,来源解析
报告人
张洋洋
博士后 中国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张洋洋 中国农业大学
刘学军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