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形成过程研究
编号:2139 稿件编号:23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09:09:44 浏览:66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4: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C-3]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3

暂无文件

摘要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为我们了解早期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信息。遗址的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受到流水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1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对东谷坨遗址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新划分为2个文化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石制品并未显示出受到高能水流的改造或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实验,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的破损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大部分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关键字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模拟搬运实验 遗址形成过程
报告人
张月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月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李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