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邛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
编号:2207 稿件编号:17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10:20:18 浏览:1088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5: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议:[S1A]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A-1]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湖泊沉积物记录了地球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等信息,它具有存储信息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和地理覆盖面广等优势。邛海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高原的过渡带,其区域气候受西南季风和高原气候的影响,沉积物对于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是开展我国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有我国西南季风区高分辨率且长时间尺度的研究记录。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邛海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以及brGDGTs等)代用参数,并结合沉积物基础地球化学参数(TOC、TN、δ13Corg),探讨了研究区28 ka以来的古气候环境特征。
结合邛海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代用指标(Paq、Pwax)以及C/N比值,研究结果表明,邛海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菌藻类,水生生物以及陆生C3植物;并且,邛海地区过去28 ka以来经历了4次典型的气候阶段。特别的是,各气候代用指标综合表明,21.6~19.4 cal ka BP,17.6~15.8 cal ka BP,8.5~8.1 cal ka BP以及6.6~4.6 cal ka BP这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了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Heinrich 1、“8.2 ka”和全新世气候适宜期(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基于brGDGTs重建的古温度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时,邛海地区温度比现今低~3 °C;而全新世大暖期时,温度比现今高~2.5 °C。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温度和降水在西南季风区总体上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轨道尺度控制的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影响了研究区西南季风强度,进而影响了研究区的气候变化。并且,AMOC活动、ITCZ位置变化以及冰界条件(如冰盖规模和海水表面温度)等对研究区千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字
西南季风,古气候,生物标志物,古温度
报告人
汪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汪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永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魏志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何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张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