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及慢行空间营建
编号:2298 稿件编号:22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04 15:56:38 浏览:50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08: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与无序蔓延引发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游憩空间零散”等一系列“城市病”。与此同时,以“机动化”、“快节奏”为特征的出行特征、生活习惯也成为影响现代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当城市中的“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时,人们便开始重视和追求“慢”的价值。慢行系统与慢行空间的概念首先在交通工程领域提出,2002 年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将其定义为由步行、自行车及低速助动车构成的出行方式及其道路空间环境。但从其精神内涵和使用现状来看,慢行系统和慢行空间概念应源自于20 世纪 90 年代末从意大利兴起至全球的“慢城”、“慢食”、“慢生活运动”,除作为慢行交通方式的载体外,更核心的是作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载体。慢行系统具有人本尺度、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等典型特质,是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一剂良方。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规划图文资料以及现场调研,对贵阳市慢行系统的总体现状、慢行系统使用者满意度、慢行空间美景度、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系统的接驳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在慢行系统的使用中,游憩功能占据主导地位,交通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利用;环境优美是吸引使用者最重要的因素。
(2)形态优美,具有良好亲水特性的景观空间美景度值高;体量较大,建筑形态与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景观空间美景度值偏低。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道路形式感是影响慢行空间景观美景度最显著的三项景观要素。
(3)交叉点抬高、增设安全岛、增设慢行专用道、增设机动车障、增加慢行标识系统等五项措施可作为缓解协调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系统接驳问题的规划设计策略。
(4)通过开源交通路网数据、网络地图API接口及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可作为进一步规划完善城市整体慢行系统方案的重要手段。
 
关键字
城市规划,环境景观,慢行系统,慢行空间
报告人
洪海林
讲师 贵州大学

稿件作者
洪海林 贵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