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东亚陆气耦合强度诊断
编号:2593 稿件编号:12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1 15:01:55 浏览:63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08:1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0A] 10A、地表过程与地貌 » [S10A-1] 10A、地表过程与地貌-1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时空格局变化和气候风险加剧等问题迫使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成为当今国际水文气象科学研究的前言和热点。土壤湿度在陆气耦合中占有重要地位,获取高精度大范围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较难实现。论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采用多源数据(CRU数据,GLDAS数据和CFSR再分析数据),通过数值模拟(GLACE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概率密度函数峰值PC值)诊断东亚土壤湿度-大气耦合强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亚春、夏、秋各季土壤湿度-大气耦合强度较为显著,而冬季较弱。使用不同数据源(GLDAS,CFSR和RegCM4-CLM3.5数据)所得的PC诊断指标表明土壤湿度-大气耦合强度在时空分布上较为一致。其中印度支那在春、夏季节,印度在夏、秋季节,中国北部-东北部在夏季和西伯利亚西南部在夏季均显示为土壤湿度-气温耦合强度“热点”区域。而土壤湿度-降水耦合强度信号较弱且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仅有印度北部部分地区在夏季表现为耦合“热点”区域。土壤湿度对降水频率的影响较降水量的影响更弱且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CFSR数据显示的土壤湿度-大气耦合“热点”区域较GLDAS和RegCM4-CLM3.5数据覆盖范围广泛且强度较大。而基于RegCM4-CLM3.5的GLACE诊断指标和PC诊断指标所得的土壤湿度-大气耦合强度在时空分布上较为一致。GLACE诊断指标和基于各数据的PC诊断指标都证实了蒸散发和蒸发率在东亚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相关研究为认知东亚陆气相互作用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
陆气相互作用,区域气候模式,GLACE试验,概率密度函数峰值
报告人
刘娣
河海大学

稿件作者
刘娣 河海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