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高放射性Sr同位素热液系统的发现及其对区域和全球Sr旋回的意义
编号:390 稿件编号:17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1-06-10 18:49:57 浏览:98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5: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2B] 2B、地球化学 » [S2B-1] 2B、地球化学-2

暂无文件

摘要
热液系统作为造山带演化的普遍特征,通过热泉和地下水的直接输入以及热液成因方解石的化学风化深刻影响了河流水体的Sr通量和Sr同位素组成。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驱动的变质作用的影响,喜马拉雅地区的热泉水、地下水和热液方解石具有高87Sr/86Sr值,为喜马拉雅地区河流贡献了大量的放射成因Sr,并显著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海洋87Sr/86Sr的演化。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表水87Sr/86Sr汇总结果显示,祁连-柴北缘地区高于周边地区,是整个青藏高原仅次于喜马拉雅地区的高87Sr/86Sr区域。祁连-柴北缘地区热泉和围岩稀醋酸淋滤液的高87Sr/86Sr比值(0.757~0.734)以及其他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祁连-柴北缘地区存在与喜马拉雅地区相似的热液系统。物质平衡计算表明,祁连-柴北缘地区的变质热液系统向河流、湖泊输送高放射性Sr,导致祁连地区地表水87Sr/86Sr高于周边地区。这一发现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早古生代变质岩的有限出露仍对区域水体87Sr/86Sr比值产生了重要影响,暗示喜马拉雅类型的大陆俯冲-碰撞过程对区域和全球海水87Sr/86Sr演化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字
热泉,Sr同位素,变质作用,区域水化学
报告人
刘玉东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稿件作者
刘玉东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杨一博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宋博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GalyAlbert Centre de Recherches Pétrographiques et Géochimiques, UMR7358, CNRS, Université de Lorraine, Nancy, France
张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金章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方小敏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