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对东北泥炭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物分子特征的影响
编号:516 稿件编号:75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1 17:51:44 浏览:70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8:1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7A] 17A、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 [S17A-1] 17.1 土壤有机质与矿物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7.2 温室气体代谢微生物过程及其生态功能 17.8 土壤生物健康与黑土地保育

暂无文件

摘要
在泥炭地中,溶解有机质(DOM)具有高度流动性和生物利用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DOM特性,尤其是分子结构特征如何受到蚂蚁群落影响的相关研究很少。该报告涉及的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和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推导了蚂蚁土中DOM的化学和分子组成,并对其来源进行了识别。现场数据显示,两种蛋白质样成分占所有四种荧光组分总变异性的比例更高。结果表明,蚁丘土的DOM芳香度、腐殖度和分子大小均低于对照土。统计结果表明,蚁丘土壤DOM不稳定,易被微生物降解为一种营养源,进而进入泥炭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微生物对蚁丘土壤DOC含量和结构的影响显著,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对照土壤中更为显著。由此可见,泥炭地蚂蚁和对照土壤中DOM的组成变化与内生物质和微生物物质密切相关。
关键字
蚂蚁;,泥炭地,溶解性有机碳,分子结构,荧光
报告人
张雪慧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雪慧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