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大井头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体勘查研究进展
编号:603 稿件编号:220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2 22:21:52 浏览:75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7:2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4B] 14B、矿产与资源 » [S14B-1] 14B-1 14B、矿产与资源 专题14.2 重要区带金成矿作用;专题14.6 稀贵金属和金刚石矿产

暂无文件

摘要
平邑县大井头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蒙阴坡里、西峪和常马三大金刚石原生矿带左行雁列式向南延伸约30km。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井头岩体最早发现于1972年,由于地表岩石中的原生矿物遭受强烈蚀变,难以辨认,该岩体曾长期被定性为火山角砾岩。不过随着岩体中金刚石及高铬铬铁矿、镁铝榴石等指示矿物的相继发现,该岩体逐渐被重视起来。以往认为,大井头岩体为安山质岩石,它截穿了地下隐伏的金伯利岩,并携带了其中的金刚石和指示矿物。本文在深部钻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矿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金刚石红外光谱测试等手段,对大井头岩体的岩性、形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大井头岩体为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
近期经深部钻探工程查证,大井头岩体为南南西向倾斜的火山岩管,岩管倾向南南西,倾角81°,而不是以往认为的竖直向下延伸。施工钻孔于地表下571m-582m见到斑点状外貌并含大量灰绿色包体的岩体,新鲜岩石呈灰紫色,斑杂状构造。经人工重砂取样,该段岩芯中选获2颗粒径在0.1mm-0.5mm的金刚石。
通过镜下鉴定,该岩体蚀变程度较高,岩石主要有长石类矿物组成,可见透辉石假象,另含有磷灰石、磁铁矿等副矿物。经岩石地球化学测试(表1),该岩体SiO2含量在43.90%~47.98%之间,属于基性-超基性岩范畴,且K2O含量较高,介于7.11%~8.73%之间,K2O/Na2O的平均比值达38.06,最高可达81.90%。在SiO2-K2O图解中(池际尚, 1996),测试样品均落到钾镁煌斑岩范围。另外,该岩体烧失量(LOI)较高,介于8.92%~12.01%之间,与岩管上升侵爆并在地表形成的环形构造影像相对应。
1大井头岩体部分主量元素及相关参数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及结果ω(B)/10-2           岩石学相关参数
SiO2 Al2O3 MgO CaO K2O Na2O LOI K2O/Na2O 混染指数 里特曼指数(σ)
18ZK01-H01 44.85 17.21 1.35 7.44 8.73 0.37 10.06 23.61 3.32 44.78
18ZK01-H02 47.44 16.10 1.42 7.25 8.01 1.23 9.32 6.50 3.72 19.20
18ZK01-H03 47.81 17.22 0.77 7.39 8.60 0.36 8.92 23.79 3.64 16.71
16ZK01-QH03 43.90 17.54 1.67 7.04 7.11 0.09 11.49 81.91 3.87 57.56
16ZK02-Qh01 44.13 16.48 1.66 8.94 7.60 0.16 12.01 47.50 3.60 53.29
16ZK03-Qh01 47.98 16.43 1.70 6.74 8.40 0.19 10.00 45.05 3.49 14.81
微量元素方面,大井头岩体相对富集K、Th、U、P等不相容元素及轻稀土元素,而高场强元素Nb、Ta和相容元素Cr、Ni、Co、Ti及重稀土元素呈相对亏损状态。不相容元素Th、U、Y的富集与地幔部分熔融有关,同时作为高场强元素,它们活跃度差,容易在熔浆中赋存。Sr、Ba等作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它们的含量常常与岩浆中流体的参与呈正相关。而对于富含挥发份、围岩蚀变非常弱的大井头岩体,显然流体作用较小,因此大井头岩体中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不富集。而元素Nb的相对负异常,则体现了壳源物质参与的特征,推测与大井头岩浆同化混染基底花岗岩有关。
稀土元素图解可用于探索岩石的形成机理和成因分类。在w(La)/w(Yb)-w(REE)图解中(韩吟文等,2003),大井头岩体的样品均落到了碱性玄武岩与花岗岩、沉积岩重叠部位,也反映出大井头岩体受到基底花岗岩和沉积盖层的混染。
另外,混染指数【C.L=(SiO2+Al2O3+Na2O)/(MgO+2K2O)】可以较好的反映深源岩浆的混染程度。若C.L>1.5,说明深源岩浆受到壳源物质混染;数值越大,受壳源混染的程度越高(董振信, 1991)。计算发现,大井头岩体的混染指数在3.32~3.87之间(表1),平均为3.61,而西澳白榴透辉钾镁煌斑岩混染指数为2.23,与贵州镇远(2.46)钾镁煌斑岩混染指数接近,而西澳的橄榄钾镁煌斑岩混染指数更低,仅为1.34。对比发现,大井头岩体混染指数偏大,受壳源物质的混染程度最高。
当前,大井头岩体中累计选获12颗金刚石、48颗铬铁矿、15颗含铬透辉石和1颗G10组、1颗G9组镁铝榴石。其中6颗金刚石经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均为杂质氮吸收峰较强的I型金刚石。I型金刚石又分为两类,地幔中初生金刚石多为Ib型,之后随着其中孤原子氮向偶氮(N2)和四氮(N4)转变,金刚石类型也逐渐向Ib型转变Ia型(何雪梅,2000)。测试的6颗金刚石中,有Ia型金刚石1颗,Ib初生型金刚石5颗,而Ib型金刚石普遍叠加有Ia型金刚石特有的吸收谱峰(1175cm-1、1182cm-1),反映了金刚石在被深源岩浆携带至地表前,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稳定生长。
关键字
大井头,钾镁煌斑岩,金刚石,红外光谱,指示矿物,山东平邑
报告人
王玉峰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稿件作者
王玉峰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