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Amery冰架区域冰间湖产冰量的时序分析
编号:1014 稿件编号:18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6:34:38 浏览:84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5:44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16C] 16C、冰冻圈科学 » [S16C-1] 16C、冰冻圈科学-1

暂无文件

摘要
      冰间湖是在结冰期仍然没有完全结冰的开阔水域,其表面特征为无冰、少冰或者被薄冰覆盖。南极沿海的潜热冰间湖是由于下沉风或者离岸洋流带走表面海冰而形成的,其表面往往薄冰覆盖(Morales Maqueda et al, 2004)。潜热冰间湖会产生较多的海冰,产冰的同时会形成高密度冷盐水,这会进一步影响全球洋流循环。因此,研究南极沿海潜热冰间湖的产冰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南极沿海的Amery冰架区域,Amery冰架区域的达恩利角冰间湖产冰量为南极第二(Nihashi et al, 2015),因此其在东南极冰盖具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20日至25日,Amery冰架发生了崩解事件。本研究分析了Amery冰架区域冰间湖面积与产冰量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冰间湖产冰量的因素。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冰间湖面积的空间分布与时序分析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AMSR2的亮度温度数据,使用Nihashi的模型反演了薄冰冰厚(Nihashi et al, 2017),随后结合研究区域的密集度产品提取了2013-2020年每月的冰间湖区域。绘制了冰间湖空间分布频率图,并且分析了其年际、年内的时序变化。结果发现Amery冰架附近有达恩利角冰间湖和Mackenzie海湾冰间湖,两者面积变化波动较大,最大值经常出现在3月份。
      (2)冰间湖产冰量的空间分布与时序分析
      利用再分析气象数据ERA5,基于Nihashi的模型计算了冰间湖区域的热损失,进而计算冰间湖的产冰量(Nihashi et al, 2017)。绘制了冰间湖年平均产冰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两个冰间湖在靠近大陆架或冰架与中心部分产冰量较高,在沿海外部产冰量较低。并对产冰量进行年际、年内和月际的时序变化分析,发现两个冰间湖产冰量有较大的波动,两个冰间湖都在2018年达到最大产冰量,产冰量年内最大值经常出现在3月份或者4月份。
      (3)冰间湖产冰量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实验、模型与相关性分析发现,冰间湖面积是计算冰间湖产冰量的关键。另外,根据研究结果推测2019年9月Amery冰架的崩解事件可能会加剧产冰量变化的波动性与冰间湖面积的不稳定性。
 
关键字
冰间湖,产冰量,AMSR2,Amery冰架,热通量
报告人
顾淼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稿件作者
顾淼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冯甜甜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