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藻毒素在海洋环境中生物溯源与环境过程的研究
编号:1072
稿件编号:211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7:07:54 浏览:94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国际上高度受关注的“海洋与人类健康”研究计划中,藻毒素被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海洋藻毒素主要源于鞭毛藻类,特别是甲藻,这些藻毒素可沿食物链/网传递并在海洋生物体内累积,人们食用含有藻毒素的海产品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根据致毒症状,藻毒素可分为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 DSTs)、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神经性贝类毒素(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 (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以及西加鱼毒素(Ciguatoxin, CTX)等。
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是前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两类藻毒素,特别是近几年,在河北秦皇岛和福建莆田等地连续发生多起因食用沾染藻毒素贝类导致的中毒事件,且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贝类藻毒素污染状况较严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因此,全面解析藻毒素在海洋环境中分布特征和传递过程,有助于预防藻毒素带来的危害效应。以往研究发现,贝类中累积的藻毒素含量峰值有时并不一定和水体中对应有毒藻细胞丰度吻合,这是否由于除了有毒藻细胞外,贝类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沾染藻毒素?目前对这些科学问题尚未有研究的报道,而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揭示贝类沾染藻毒素特征,及进行贝类染毒风险有效监测和预警都有极大的帮助。针对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赤潮的高发趋势,首次阐释了重要类型藻毒素在我国近海海域中的分布特征(Liu et al., 2017; 2019; 2020),着重阐明藻毒素在典型海湾中的准确生物来源,并深入开展了藻毒素在海洋环境介质中迁移和转化等过程,研究结果能够拓展藻毒素环境行为过程的研究,这可为海洋环境监测、防范水产品中毒事件和海洋生态安全等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以大亚湾为例,研究表明多种类型藻毒素存在于该海域中,其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等脂溶特性的藻毒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海洋介质中(海水、浮游植物、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贝类普遍沾染藻毒素。通过现场对浮游植物镜检和高通量分析,初步筛选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太平洋亚历山大藻复合藻种(Alexandrium pacificum)可能是大亚湾海域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潜在的来源,通过对这些藻种进行现场分离、实验室模拟培养、荧光显微和扫描电镜形态特征观察、分子鉴定和毒素组成分析,表明太平洋亚历山大藻胞内毒素组成与浮游植物和贝类中的相似,均以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为主(C1/2),通过藻种信息和毒素组成信息,认定为太平洋亚历山大藻是大亚湾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最主要的贡献者(Liu et al., 2021)。同时,提出沉积物可能是脂溶性藻毒素在海洋环境中最终归宿及贝类等生物可能存在多种沾染藻毒素途径的观点(Liu et al., 2019, 2020, 2021)。
稿件作者
阳柳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黎张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仁成于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