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泥质区东部W02岩芯沉积记录及物源环境指示
编号:1123
稿件编号:14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7:08:02 浏览:69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河流沉积物的入海通量及其在陆架海的输运过程与沉积归宿(从源到汇)一直是海洋地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陆架泥质区蕴藏了丰富的沉积历史和沉积环境演化的信息,成为反演历史时期河流沉积物“源-汇”过程变化的“金钥匙”,在河流沉积物“源-汇”问题的研究中备受关注。山东半岛泥质区位于黄海西侧,受山东半岛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的影响,该区主要受长距离输运的黄河沉积物影响,同时长江、鸭绿江和韩国河流也有一定贡献。因此,山东半岛泥质区记录了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演化和海陆相互作用等丰富信息,是揭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变化和东中国海环境演化的理想靶区。本研究对山东半岛泥质区东部的W02岩芯沉积物的粒度、有机碳、碎屑矿物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02岩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411-330cm为致密黏土层,平均中值粒径为7.40Φ,砂含量为1.45%,粉砂含量为65.16%,黏土含量为33.39%;330-300cm出现贝壳层,沉积物以灰黑色黏土质粉砂为主,夹杂大量完整的牡蛎与贝壳;300cm以上为灰黑色粉砂层,平均中值粒径为6.31Φ,砂含量为8.42%,粉砂含量为72.02%,黏土含量为19.52%。TOC测试结果表明,贝壳层以下(411-330cm)TOC由0.41%逐渐增加至0.59%,δ13C由-25.30‰变为-25.75‰,C/N由9.0增加至12.2,反映出随着海平面变化陆源TOC贡献的增加;贝壳层以上(330-0cm)TOC整体变化不大,约为0.87%±0.27%,δ13C与C/N分别为-26.49‰和15.4。碎屑矿物的鉴定结果显示,W02岩芯整体重矿物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占碎屑矿物总量的1.03%,其余为轻矿物。鉴定出的29种重矿物中自生黄铁矿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0.10%,在垂向分布上,黄铁矿含量从底层到表层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该区经历过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