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海沟浊流沉积的层序识别与环境效应
编号:1125 稿件编号:141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7:08:03 浏览:60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09:5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浊流多发生于大陆边缘地区,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输运的重要事件性过程。海底浊流能在短时间内将巨量陆源物质搬运数百至上千公里到达深海地区,同时切割陆坡塑造海底峡谷,并在海底峡谷远端的较开阔海底形成浊积扇,对海底工程安全与深海沉积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受到海洋地学界的广泛关注。普遍的研究认为强风暴或地震等过程对沉积物平衡的破坏是触发浊流的重要机制,但强风暴或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和浊流过程的破坏性导致现代浊流事件过程的观测难度极大。因此,浊流高发区的沉积记录解译成为研究浊流导致的沉积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马尼拉海沟及其上游的多条海底峡谷(高屏、枋寮、福尔摩沙)为海底浊流触发的有利地形条件,加之该区台风、地震侵袭频繁,为研究浊流事件的天然试验场。为探究马尼拉海沟地区浊流沉积导致的海洋沉积环境变化,本申请通过对南海东部马尼拉海沟内岩心X02的沉积学与沉积地球化学分析,进行了浊流层序识别,探讨了浊流沉积与深海沉积的沉积差异。研究结果表明,X02柱状样54-60cm深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浊流层,突出表现为粒度急剧粗化,平均粒径由53cm处6.62μm增加至57cm处35.6μm,砂组分增加43.8%,后缓慢变细,降低至61cm处6.34μm,砂组分重新减少至近于零。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反映出该层位内部向上的粒度组分呈“细粒单峰-粗细双峰-粗粒单峰-粗细双峰-细粒单峰”的变化,指示了浊流过程从开始到落幕、沉积物搬运能力从加强到减弱的演化过程。浊流层位的常微量元素、重金属与矿物组成表现出与深海沉积层位的显著差异,表明浊流事件导致的巨量浅海陆源沉积物向深部快速迁移引起马尼拉海沟地区沉积环境的剧烈变化。
 
关键字
浊流沉积
报告人
王俊喆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王俊喆 中国海洋大学
吴晓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