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区浮游动物群落的昼夜分布格局研究
编号:1131 稿件编号:132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7:08:04 浏览:73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0: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6B] 6B、海洋地球科学 » [S6B-2] 6B、海洋地球科学-2

暂无文件

摘要
浮游动物是海洋中生物量最大的生物类群,在海洋食物链中处于中枢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19年6月,在热带西太平洋卡罗琳M5海山海域利用MultiNet(网口面积:0.5 m2,网目:200 μm)完成了一个昼夜连续站的全水深浮游动物垂直分层调查采样,分析了海山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垂直分布格局和昼夜垂直迁移模式,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研究分析了环境对浮游动物昼夜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M5海山海域的300-400 m水层层广泛分布着低氧层(又名:最小含氧带),低氧层内的溶解氧最低值已低于3.0 mg/L。在调查海域共采集和鉴定分析出浮游动物347种/类,其中桡足类的物种数最多(163种),浮游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出现在100-200 m层。浮游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共计7种,均为体长小于2 mm的桡足类,这七个优势种很少停留和穿越低氧层,并且它们的昼夜垂直迁移模式存在差异。各水层浮游动物群落的总丰度存在昼夜变化,除06:00浮游动物总丰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00-200 m水层外,其他采样时刻浮游动物总丰度的高值均出现0-25 m水层。虽然,浮游动物物种数和总丰度均是低氧层中最低,但是也有一些桡足类主要停留在低氧层和深层海域,例如超过半数的尖额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mucronatus)、斯氏手水蚤(Chirundina streetsi)和长线脚磷虾(Nematoscelis atlantica)主要生活在低氧层内。此外,磷虾类等运动能力较强的浮游动物则能够穿越低氧层完成长距离的昼夜垂直迁移。PCA和BIO-ENV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和海水温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昼夜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我们认为,对于卡罗琳海山区的大多数浮游动物来说,低氧层是一道“生态屏障”,将它们局限在低氧层以上的水层。然而,有些浮游动物能够穿越低氧层完成全水深的昼夜垂直迁移,还有些浮游动物却将低氧层作为“避难所”,来躲避捕食者或减少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海山区低氧层的存在势必会对浮游动物调控的生物泵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字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分布格局,海山海域,热带西太平洋
报告人
陶振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陶振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