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与西北太平洋非甲烷烃的空间分布、海气通量与环境效应
编号:1317 稿件编号:20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21:13:39 浏览:97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3: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议:[S12B] 12B、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B-1] 专题12.14 海洋气溶胶与海气交换

暂无文件

摘要
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s)是海洋中重要的痕量活性气体,能够参与大气化学反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它能与大气中的氧化物发生反应,进而影响臭氧(O3)的产生和去除。此外,NMHCs能促进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形成从而增加云凝结核的数量;同时,SOA可促进PM2.5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雾霾污染事件的发生。之前的对NMHCs的研究多集中在陆地上层大气,对海水及海洋上层大气NMHCs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根据受人类影响程度的高低,选择中国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西北太平洋为研究海域,探究海水及大气中7种NMHCs(乙烷、乙烯、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和异戊二烯)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海气通量与环境效应。
结果显示,调查海域NMHCs的浓度大小表现为黄海>东海>南海>西北太平洋,大致呈现受人为影响越严重浓度越高的趋势;中国海表层海水中NMHCs的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近岸海域,而西北太平洋NMHCs的浓度分布则表现为130°E断面>143°E断面>赤道断面。其中,143°E断面黑潮和亲潮交汇区域,丰富的叶绿素-a(Chl-a)和DOC促进NMHCs的积累。NMHCs的垂直分布显示,在143°E断面黑潮和北赤道逆流作用区域,异戊二烯的最大浓度深度浅于Chl-a最大值所在深度;受新几内亚沿岸流和哈尔马赫拉涡(130°E断面)影响,Chl-a和异戊二烯在该区域表层至50 m深度范围内出现浓度高值。相关性分析显示,多数调查海域异戊二烯与Chl-a存在正相关,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控制异戊二烯生产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海水分布结果相似,调查海域上层大气NMHCs浓度大小同样表现为黄海>东海>南海>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143°E断面上空乙烷、乙烯和丙烯随纬度增加呈现阶梯上升趋势,而130°E断面上空NMHCs(乙烷除外)未表现出明显的纬度依赖性。通过计算NMHCs的羟基消耗速率,我们发现乙烯、丙烯和异戊二烯是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大气NMHCs的关键活性组分,且三者对O3及SOA生成贡献大于其他四种烷烃。就NMHCs的释放量而言,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分别占据全球海域面积的0.01%和0.85%,但7种NMHCs的释放量占比全球海洋释放的0.06%-0.89%和0.5%-3.5%,因此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是大气NMHCs的重要净源,且近岸海域由于其较高的生产力,对NMHCs释放的贡献不容忽视。
关键字
中国海,西北太平洋,非甲烷烃,空间分布,环境效应,海气通量
报告人
吴英璀
博士研究生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吴英璀 中国海洋大学
张洪海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