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大气人为源Fe浓度及沉降通量的估算
编号:1338 稿件编号:18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21:13:51 浏览:125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8:1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议:[S12B] 12B、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B-1] 专题12.14 海洋气溶胶与海气交换

暂无文件

摘要
       铁(Fe)是海洋浮游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影响海洋初级生产过程和全球变化。国际上大部分研究聚焦于沙尘中Fe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但海洋浮游植物只吸收利用溶解态Fe,而大气中人为源Fe的溶解度明显大于沙尘中Fe的溶解度。人为源大气Fe对海洋输入的缺失,将大大低估溶解态铁对海洋的影响。结合清华大学MEIC清单我国人为源PM2.5排放量,本研究建立了2012年和2016年中国人为源大气气溶胶Fe排放清单。2012年和2016年中国人为源铁的排放总量分别为5.5×102 Gg和3.3×102 Gg,表明2016年Fe的排放显著下降;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中国东部地区人为源Fe的排放速率(2.3~15.4 ng m−2 s−1)明显高于西部(< 0.4 ng m−2 s−1,图1)。我国近海大气气溶胶中Fe浓度和沉降通量呈现出北向南逐渐降低、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图2)。渤海大气气溶胶中人为源Fe浓度和干沉降量最大(274.44~699.08 ng m-3 ;3.90~21.03 µg m-2 d -1),黄海次之(103.53~428.34 ng m-3 ;1.51~19.69 µg m-2 d -1),东海最小(5.35~157.17 ng m-3 ;0.27~8.64 µg m-2 d -1,图3)。沙尘影响下,PM2.5中的铁对海洋的输入分别是灰霾天、晴朗天的3倍和13倍。由于人为源铁和沙尘源中铁溶解度的巨大差异,灰霾对我国近海提供的溶解态Fe的量约是沙尘的两倍、晴朗天的4.7倍,其对中国近海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关键字
WRF-CMAQ,铁排放清单,沉降通量,初级生产力,中国近海
报告人
张洁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稿件作者
刘晓环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洁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春强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