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回流”过程中硫酸盐与硝酸盐的二次生成
编号:1350 稿件编号:15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21:23:06 浏览:77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7:12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议:[S12A] 12A、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A-1] 专题12.10 气溶胶物理化学过程

暂无文件

摘要
沙尘气溶胶表面形成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由于具有很高的吸湿性,对沙尘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发生的由亚洲高压或气旋引起的沙尘“回流”现象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沙尘“回流”期间沙尘气团的传输路径发生明显转折,导致沙尘过后某些地区再次受到回流老化沙尘的影响。本研究在青岛一个沿海观测站点捕获了三次发生在华东地区的沙尘“回流”事件,根据水溶性离子和沙尘示踪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估算了沙尘“回流”过程中大气细粒子二次生成的硫酸盐和硝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均相反应、光化学转化以及沙尘气团中的前体污染物浓度是影响沙尘气团老化的重要因素。江淮流域发生沙尘“回流”时,在中/高相对湿度和富氨的大气条件下,硫酸盐和硝酸盐显著生成。与沙尘事件初期相比,沙尘“回流”发生后~48 h内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分别增加0.7–3.4倍和6.7–13.2倍。而在较低相对湿度和贫氨的渤海地区发生沙尘“回流”时,沙尘气团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过程较为缓慢。本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地区沙尘气团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效率与沙尘气团输送路径及沿线的大气污染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字
沙尘回流,硫酸盐,硝酸盐,二次生成
报告人
李文帅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李文帅 中国海洋大学
周杨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