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的南极海雾和云的相关性研究
编号:1481 稿件编号:14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0:24:41 浏览:69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7:2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16A] 16A、冰冻圈科学 » [S16A-3] 16A、冰冻圈科学-3

暂无文件

摘要
      海雾是一种发生在大气边界层内,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小尺度天气现象。在极地地区发生的海雾,对极地科学考察等人类活动的安全有极大影响,提升极地海雾预报的准确率对未来在极地开展更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雪龙”号第30至35航次船载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及2013年至2019年ERA5再分析数据,对“雪龙”号触碰冰山事件及筛选出来的低云下压海雾个例进行相关性分析后,通过对环南极海域的云变量与表面气压场作相关,得到低层云受气压变化影响的敏感程度分布,结果表明:(1)“雪龙”号触碰冰山事件中突发的海雾是由于低云下压所致,同时再分析数据中也表现为低云云量增加和云底高度降低;(2)筛选出的符合低云下压特征的海雾个例,云变量在此类海雾的预报中起到重要作用;(3)海岸线附近普遍为低层云对气压场的调整更为敏感的区域,而南极各大海区的敏感度分布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另外,在敏感度较高的地区,低层云易受气压场调整影响,更容易出现由云至雾的过程。
      综上,云与部分类型的海雾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在部分海域加入云变量作为预报因子能显著提升海雾的预报准确率,具体的相关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字
南极,海雾,云,环流场
报告人
江可悦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江可悦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韩博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