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园城市河流廊道自生植物的生境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编号:1533 稿件编号:19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0:38:29 浏览:114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6: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4A]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S4A-3]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3

暂无文件

摘要
       植物群落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极为关键。城市化进程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同时荒野田园景观仍在减少和消失,由此发展大自然趋于原始的、充满活力的植物景观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议题。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范本,更需要率先寻求一种可持续、高韧性、支撑多样生物的绿地植物景观模式。自生植物具有多种生态效益,为解决人工栽培植物的一系列问题带来新的契机(Kühn, 2006; Tredici, 2010)。河流廊道是自生植物生长的重要栖息地,厘清自生植物的生境和物种多样性是合理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本研究运用均匀布样法结合典型样地法,选取贯穿成都城区南北的清水河——南河——府河为研究样线,市中心锦江段为对照组,共223个样方,充分分析自生植物定居的生境类型,挖掘物种组成特征,为公园城市自生植物生境营造及可持续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
(1)约34km的河道自生植物共记录158种(春季),隶属于56科121属,多于面积更大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28种)(李晓鹏, 2018),可见河道是支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生活型组成十分丰富,共18个类型,其中多年生植物最多,45种,一年生植物42种;最少的是竹类、多年生水生、木质藤本和一年生寄生,各有1种。
(2)自生植物生境按照距水的远近可分为水边、驳岸和岸上三大类,根据基质及绿地植被的不同可分为18种微生境。市中心CK组水边空地、硬质驳岸墙壁的生境各有7个,其他均为岸上绿地生境;南北样线段以水边空地、硬质驳岸墙壁、自然驳岸和岸上绿地草坪的生境最多。在群落多样性上,南北样线段的水边生境显著高于驳岸和岸上,各微生境之间差异显著。水边砾石地、岸上绿地-乔木生境Patrick指数最高,证实了生境的营造可以提升群落多样性。而CK组各生境间差异不显著,干扰的影响使各生境之间趋于同质(表1)。
研究发现河道岸上绿地植物景观以草坪为主,极大地降低了群落多样性。建议丰富种植类型及结构,如疏林和低干扰的灌木丛景观。未来在滨水及驳岸规划中,应尽量保留现有自然驳岸和自生植物群落,划分低干扰的水边区域,局部可适当增加观赏效果好的低维护花卉。
 
表1  不同生境自生植物群落Patrick指数的差异性比较
生境 CK组 样线段 微生境 CK组 样线段
水边(无驳岸) 5.14a 10.37a 空土地 5.14a 9.50bcd
砾石地 —— 17.33a
驳岸 3.86a 7.49b 硬质驳岸墙壁 3.86a 5.97bcde
自然驳岸 —— 9.35bcd
半自然驳岸 —— 8.00bcde
岸上 4.73a 5.83b 绿地-非禾类草坪 5.08a 4.94cde
绿地-草坪 3.64a 5.09cde
空土地 5.00a 10.31bc
绿地-草花种植带 3.00a 5.50bcde
绿地-灌木 7.00a 7.67bcde
绿地-乔+草 5.00a 4.00cde
石头缝隙 4.80a ——
墙壁 11.00a ——
铺装缝隙草坪 5.00a ——
铺装树池 —— 5.00cde
铺装缝隙 —— 3.29de
绿地-乔+灌 —— 1.67e
绿地-乔 —— 12.00ab
关键字
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群落构建,城市河道
报告人
李晓鹏
西南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李晓鹏 西南交通大学
冯黎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