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高原野鸡坪泥炭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编号:1622
稿件编号:24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2:41:18 浏览:120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要了解未来的气候情境,需要深入分析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模式及其驱动机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过去千年内气候变化的特征时期。各特征时期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但起止时间、规模、温湿度配置及成因等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对这些特征时期的研究,能为分析现代和未来气候变化的特征、趋势等提供重要背景。而这些特征时期在不同地区差异的存在,提示着需要从更多地区获得高分辨率的结果,以更好地理解气候详细的时空演化格局。
本论文选取发育于黔西北亚高山喀斯特山地沉积连续、分辨率高的野鸡坪泥炭YJP01钻孔进行研究。采用烧失法测定样品烧失量和碳酸盐含量,并利用高分辨率XRF岩芯扫描获得元素地球化学含量以及色度指标。基于地球化学元素的活动性及其含量,结合对各项环境代用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探究野鸡坪泥炭主要元素来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基于AMS14C测年构建年代框架,重建野鸡坪泥炭沉积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气候变化过程。结合这两个气候特征时期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西南地区内部在两个时期内气候变化存在的差异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野鸡坪泥炭元素组合揭示该地区中世纪暖期(1200-1450 AD)和小冰期(1450-1880 AD)的气候特征分别为暖湿和冷干,与邻近地区一些古气候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西南地区内部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两个时期存在“暖湿-冷干”和“暖干-冷湿”的两种气候特征,在空间上呈现东西分异模式;3)西风位置的南北移动对西南地区温湿组合模式具有明显影响。
关键字
泥炭沉积;中世纪暖期;小冰期;西南季风;西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