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地磁暴期间,与压缩效应和低层大气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独特的低纬电离层正暴
编号:164 稿件编号:1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4 09:11:57 浏览:102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0:24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9B] 9B、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 [S9B-2] 9B、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2

暂无文件

摘要
相比负暴,电离层正暴的机理更为复杂。通常EIA驼峰附近的正暴一般发生于向上垂直漂移增强时期,刘立波等(2013)的研究表明向下的垂直漂移作用在EIA驼峰纬度能引起峰高下降型的F区电子密度增强,那如果类似的压缩效应发生在磁暴时期,是否能形成可观的正暴效应?同时,磁暴恢复相期间,一般认为在扰动发电机和中性成分的作用下,中低纬电离层通常在日间呈现负暴响应。
利用测高仪、多种TEC、地基磁强计、GUVI卫星紫外成像仪的综合观测,本研究发现在2018年磁暴恢复相期间,中低纬电离层出现2个独特的正相暴事件:
(1)在26日的长期西向电急流时期,美洲扇区EIA南半球区域出现剧烈(相对变化可达180%)电离层正暴:电离层高度与厚度降低,电离层被压缩,TEC与NmF2呈现剧烈增加,而且增强首先出现在磁赤道而后在更高纬度出现,正暴有显著的纬度和经度变化,同时此期间∑O/N2有显著增加。分析认为,向下垂直漂移引发的压缩效应与中性成分的光化学作用是主导机制,重力波可能起一定作用。
(2)在27-30日,110ºE(亚-澳)、70ºW(美洲)、40ºE(非洲)经度扇区的TEC与电子密度在中低纬出现持续数小时的白天增强现象(DTEC≥10 TECu),即:恢复相多扇区日间长期电离层正相暴,并伴随有等离子垂直漂移速度与O/N2的显著增强。分析认为,垂直漂移增强与大气成分变化是主导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垂直漂移的增强不是来自通常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或扰动发电机过程,低层大气波动可能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将压缩型密度增强机理延伸到电离层正暴研究,揭示出其对暴时电离层Ne空间形态的重要影响,同时还首次揭示出恢复相期间多扇区日间电离层正暴的独特特征,表明低层大气对电离层暴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电离层正暴形态与机理的认识,研究结果对空间天气预报有重要价值。

 
关键字
电离层暴
报告人
李巧玲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李巧玲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福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立波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钟嘉豪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张瑞龙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蒯家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雷久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任德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乐会军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马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文博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万欣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AkimasaYoshikawa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pace Weath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Kyushu University, Fukuoka, Japan.
胡连欢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佳鹏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周旭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崔峻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