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海洋热吸收对于跨赤道能量输运的影响
编号:1721 稿件编号:24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4:31:00 浏览:94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6:13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16A] 16A、冰冻圈科学 » [S16A-1] 16A、冰冻圈科学-1

暂无文件

摘要

南大洋能够通过热吸收和热释放过程有效地改变海洋和大气的能量分配,从而导致跨赤道的大气热输运异常,并造成热带辐合带(ITCZ)位置的偏移(Green and Marshall,2017)。对比全耦合模型和混合层海洋模型的实验结果发现海洋动力过程的引入能够产生极强的跨赤道海洋热输运(OHT)异常,从而大大减弱大气跨赤道能量输运的负担,同时抑制了ITCZ的偏移幅度,前人的研究认为该OHT异常的产生与副热带海洋环流圈(STC)或者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化有关。为了探究海洋动力学如何抑制ITCZ对南大洋热强迫的响应,本研究在全耦合模型中南大洋海域施加理想的热强迫探究海洋经向热输运(OHT)和海洋环流的变化,发现在印度-太平洋海盆和大西洋海盆都存在跨赤道OHT异常,该OHT异常源于STC下方广泛分布的顺时针环流异常(等温线5-20度°C,50°S至10°N之间),进一步地通过风应力部分耦合实验,揭示了该环流异常主要受海气热交换过程的控制而并非通常认为的风应力过程驱动,成功地阐明了南大洋热吸收通过海洋动力过程影响低纬度气候的机制。

关键字
南大洋,海洋热吸收,跨赤道能量输运
报告人
刘福凯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刘福凯 中国海洋大学
罗义勇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