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研究
编号:1763 稿件编号:8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5:07:28 浏览:89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4: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7B] 7B、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 » [S7B-1-1] 专题7.1 人地关系分析与区域发展地理

暂无文件

摘要
以2003—2016年的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长三角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①2003—2016年,长三角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均有提升,且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大于生态环境质量。长三角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城镇化水平高值集聚,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明显且空间差异小。②长三角城镇化明显改善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相邻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本城市而言,多维的城镇化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层面疏解生态环境压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人口集聚和结构优化为特征的人口城镇化,促进消耗集中、排放集中,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以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城镇化,通过产业集中布局和创造经济效益,在资源配置和污染治理上发挥集聚效应,并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资金支持。对相邻城市而言,城市的城镇化"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环境规制会使污染向相邻城市转移,从而对相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字
城镇化;生态环境质量;长三角;STIRPAT 模型
报告人
黄莘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黄莘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管卫华 南京师范大学
陈明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胡昊宇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