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PM2.5日变化模拟:边界层混合和排放的影响研究
编号:1908
稿件编号:203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6:58:41 浏览:81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地面PM2.5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浓度日变化还会影响气溶胶的辐射效应,且能很好的反映大气污染形成和演化的物理与化学机制。为研究华东地区的PM2.5日变化特征并评估模式在该区域的对PM2.5的模拟能力,我们利用WRF-Chem模式对华东地区的2018年的四个季节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华东地区190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华东地区地面观测的平均PM2.5日变化指数(标准化日变化幅度)在冬季最弱(~1.2),而在其他季节可达到~1.5,并且PM2.5日变化指数的日最大值在春季和秋季出现在夜间,在夏季时则出现在白天。此外,我们对模式中PM2.5的日变化和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对PM2.5日变化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RF-Chem中的PM2.5日变化主要受大气边界层(PBL)混合和排放日变化的影响,且PM2.5的模拟结果在夜间相比于观测数据存在明显高估。这一模拟偏差可能主要由于模式中一次PM2.5污染物夜间在PBL内的混合不够充分。另外,研究表明PM2.5日变化的模拟对模式的PBL方案和垂直层配置存在敏感性,并且PBL混合系数(而非通常认为的PBL高度)才是决定WRF-Chem模拟中污染物在PBL内混合的关键因素。提高模式的夜间PBL混合系数最小值限定可以显著降低PM2.5日变化的模拟偏差以及平均浓度,并且还可以降低对PBL垂直层配置的敏感性。除此之外,研究发现人为排放的日变化和排放高度也可影响PM2.5日变化的模拟,但其影响小于PBL混合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模式在华东地区的PM2.5日变化的模拟能力,本研究认为应有更多研究结合PBL高度以及PBL结构和混合通量的观测,改善模式中污染物的PBL混合过程。另外,本研究还指出在华东地区PM2.5日变化模拟中,人为源排放的日变化和排放高度的影响不应忽视。
关键字
WRF-Chem,PM2.5,华东地区,边界层混合,日变化特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