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对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地区地闪的不同影响
编号:192
稿件编号:51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1:56:23
浏览:78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利用2005-2017年的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四川地区气溶胶、热力和云相关因素对地闪电的联合影响。数据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地闪电密度、对流有效位能(CAPE)、中层相对湿度、对流层中下垂直风切变、云底高度、液态水路径(TCLW)和冰水路径(TCIW)。结果表明:高原地区闪电密度与气溶胶浓度呈正相关,盆地地区则呈负相关;与总气溶胶相比,硫酸盐气溶胶与闪电的相关性更强,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硫酸盐气溶胶在闪电活动中的作用。在高原地区,较低的气溶胶浓度通过微物理效应激发闪电活动。气溶胶载荷的增加减小了云滴的尺寸,降低了云滴的碰并效率,抑制了暖雨过程。更多的小云滴被输送到冻结层以上参与冻结过程,在冻结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冰粒子,释放更多的潜热。因此,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增加了高原地区的CAPE、TCLW和TCIW,激发了高原地区的闪电。相比之下,在盆地地区,较高浓度的气溶胶通过辐射效应抑制了闪电活动。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而降低了CAPE。对流强度降低,输送到冻结层以上的过冷水减少,形成的冰粒子减少,液态水总含量增加。因此,气溶胶浓度的增加抑制了盆地地区对流活动强度和闪电强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