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风险指数的构建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
编号:1921
稿件编号:81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7:10:32 浏览:101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大的调水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受到广泛关注。水源区所面临的潜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问题对水源区生态安全以及水环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作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 TM(2000年)和HJ-1A/1B(2010及2015年)影像,基于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取三期土地覆被数据;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获取三期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土地覆被数据,建立适用于评价水源区环境退化关键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的土壤侵蚀风险指数,并从水流路径距离及其特征分区进行分析。得到的以下结论:
(1)侵蚀风险指数ERI整体分布表现为沿水体干流的河谷地带、东部以及西部山丘区域、北部以及南部的平缓山地区域较高,在北部秦岭山脉及南部米仓山脉附近的陡坡高山地区较低。从2000年到2015年,ERI指数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在汉江支流河谷地带以及丹江口水库的周边区域,ERI指数出现升高趋势,且ERI值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2000年到2015年,研究区侵蚀风险总体表现为低风险区域面积大量减少,中风险区域面积小幅增加,高风险区域面积持续减少。在侵蚀风险较低的无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在存在一定风险的有风险区及高风险区,从2000年到2015年,面积大量减少,但在2010年到2015年间面积呈大幅度增加趋势。对于极高风险区域,面积持续减少。
(2)基于水流路径距离按照四个特征分区,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变化对土壤侵蚀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河岸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与侵蚀风险密切相关。2、在沟坡区,受到地形因素的限制,人类活动持强度在15年内续降低,侵蚀风险较低的区域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且在风险极高的区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3、在缓坡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与侵蚀风险也密切相关。4、在山顶区,HAILS指数以及ERI指数均呈现无规律变化。该区域离水源最远,且人类活动与当地的旅游业相关,具有无规律性,而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水源区土壤侵蚀风险。
稿件作者
高文文
太原理工大学
曾源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吴炳方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