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雅鲁藏布江水位长期密集时间序列及蓄水变化分析
编号:2017 稿件编号:24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7:41:26 浏览:32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内陆河流是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水循环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水资源。获取河流水位变化的长期连续轨迹越来越重要,因为有助于了解其在全球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在大多数高山地区,如被称为”亚洲的水塔”的青藏高原(TP),其水位测量站极为有限,很难获取河流的水位信息。遥感技术的发展,弥补了在监测河道水位变化方面的不足。但受到狭窄的河道,复杂的地形,以及从单个卫星平台进行观测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对获得偏远地区的准确水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重建了雅鲁藏布江2000年来的水位变化情况,该方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河流表面积和水位拟合关系来获取任何特定观测日期的河段水位信息,并估算了河流的蓄水量变化。河流水位信息来自Hydroweb,河流表面积和出现水频率来自的全球地表水(GLAD)数据集。我们使用这种方法重建了位于雅鲁藏布江24个虚拟站(VS)的水位变化长期序列(2000–2020)并分析了河流蓄水量变化的时间序列,通过参考先前的研究最终讨论了对气候因素对河流水位、蓄水变化的定性研究。将雅鲁藏布江重建后的结果与从Hydroweb获取的水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估计水位与实际水位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85%,平均R2为0.746,结果相当吻合。这项研究为获取河流长时序水位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获取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大型河流的水位信息。
关键字
雅鲁藏布江;水位重建;蓄水变化;长时序
报告人
徐嘉慧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徐嘉慧 河南理工大学
宋春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