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正定古城址形成时期的环境背景与人类活动
编号:2097 稿件编号:18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8:18:14 浏览:9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7:2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C-3]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3

暂无文件

摘要
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的演变历史有助于更好理解当今和未来人地关系的发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繁盛时期,也是正定古城开始形成并逐渐繁荣的时期。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唐代地层出露厚度较厚,存在多个连续的文化层,成为研究唐代正定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较理想地点。本文基于AMS-14C测年与考古定年,通过孢粉分析,结合炭屑、粒度、植硅体,揭示了唐代正定古城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定开元寺周边地区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早,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已受到破坏,使得本地植被总体上以草本植物为主,多高于80%,但不同阶段存在较大变化:(1)唐代前期(680~760A.D.)本地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增强,使得研究区在此阶段森林覆盖度大幅下降,乔木花粉含量明显降低,而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农作物(禾本科≥30μm)花粉含量明显增加,同时粒度分析显示这一时期沉积物粒度最细,反映整体上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给正定古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代后期(760A.D.~)受战乱和人口迁移影响,本地人口大量减少,人类活动减弱,使植被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乔木花粉含量回升,伴人植物和农作物花粉含量降低,炭屑浓度也急剧下降,粒度方面砂含量明显增加,粒径变粗,表明水动力条件较强,可能有大规模洪水发生,给城镇发展带来影响。(2)植硅体分析表明:农作物中粟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黍,再次为麦,由此可见唐代时期正定地区粮食作物种植以粟为主,辅以黍和麦。
关键字
唐代正定古城遗址;孢粉分析;植硅体;沉积环境;人类活动
报告人
范保硕
河北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范保硕 河北师范大学
李月丛 河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