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M观测分析中国西北地区2014-2019年夏季对流和层云降水特征
编号:210 稿件编号:173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09 17:05:03 浏览:76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5: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1A] 11A、大气科学 » [S11A-3] 11A、专题5-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

暂无文件

摘要
以往西北地区卫星观测资料有限,对该区域降水的三维空间研究远远不够。本文利用GPM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 2,研究2014-2019年夏季中国西北地区对流降水和层状降水的特征以及这两类降水与大气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以层云降水为主,并根据降水空间分布特征选取天山、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和西北东部4个典型区域进一步分析。对流降水回波顶高度高于层云降水2-3 km,降水回波顶最大值在祁连山区可达16 km而降水回波顶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塔里木盆地约10 km。此外,西北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廓线与东部地区相似。4 km以下,对流降水最大的降水率出现在天山地区,层云降水最大的降水率出现在西北东部区域,潜热最大值出现在4-6 km。两类降水日变化反映出4个区域对流降水的峰值出现在午后,而层云降水日变化则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清晨和夜晚。进一步研究表明,西北地区降水强度随柱水汽含量的变化呈近似二次函数变化,对流降水的降水转换速率和CAPE明显大于层云降水。降水发生时,对流层低层辐合上层辐散的背景场有利于西北地区降水的发展(除以下沉气流为主导的塔里木盆地)。降水过程中温湿异常结构表明,对流层中下部增温和增湿作用最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从卫星遥感角度揭示了西北地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不同类型降水的特征,并且通过分析降水过程中大气参数的变化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过程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关键字
GPM,西北地区,对流降水,层云降水
报告人
王瑞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王瑞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