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降水时空分布与经济指数变化的关系研究
编号:2156 稿件编号:241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09:56:00 浏览:14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5:0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A]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A-1]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东部地区过去1800年降水时空分布与经济指数变化的关系研究
蒋诗威1,周鑫1*,刘轩侨1,罗武宏2,张居中2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 xinzhou@ustc.edu.cn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比气候变化与历史时期人类社会行为的关系探讨气候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的影响,表明极端气候事件是人类文明中断的主要原因。然而,许多学者认为通过宏观地对比气候重建记录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强调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过于简单。因为气候重建记录只能单一重现区域性的环境变化,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降水变化有着明显的时空分布格局,“南涝(旱)北旱(涝)”的南北反向分布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尤为明显。气候变化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空间分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会随着朝代更迭与人口迁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将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区位转移结合起来讨论,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气候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本文基于江淮地区女山湖沉积记录重建的过去1800年降水记录,结合华北、江南地区过去1800年的降水重建记录与历史时期的经济指数,探讨过去1800年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变化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关系。研究发现,在充分考虑经济区位转移的基础上,降水变化与经济指数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尽管单一区域气候变化记录难以与多元化的社会特征联系起来讨论其中关系,但根据经济中心的转移使用不同地方的降水记录与经济发展指数比较,其高度相关关系也说明了在宏观上气候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权重越来越小。
 
关键字
过去2000年,时空分布,,季风降水,经济指数
报告人
蒋诗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周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蒋诗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