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数据量化青藏高原东南缘夷平面的分布 ——以滇西北中甸地区为例
编号:2245 稿件编号:16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10:51:43 浏览:11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8:1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C-1]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1

暂无文件

摘要
中甸地区位于川西高原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理坐标为99°45′E~100°20′E,27°40′N~28°32′N。地貌特征呈现出沿着金沙江分布着巨大且保存完好的高海拔、低地势的层状地貌(Tian et al., 2014),受到河流侵蚀作用,河谷呈现“V”型。该区处于义敦弧的最南端,其东部与南部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部为中咱微块。从泥盆纪至今,该区不仅经历了古特提斯洋至新特提斯洋的产生、消减以及闭合等演化过程,还遭受到新生代以来印度与亚欧大陆板块的陆陆碰撞造山与高原隆起的强烈改造,从而使其成为全球最复杂的造山带之一。中甸地区缺失侏罗纪-白垩纪地层,表明该区可能在晚侏罗世就从海平面上升为古陆(Leng et al., 2018)。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及东南缘的残存面地貌、构造演化,四川盆地以及龙门山构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关于中甸地区夷平面的分布、形成时间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夷平面分析工具提取该区夷平面,量化夷平面的地貌特征,同时借助低温热年代学定量化约束夷平面的形成时间、构造演化,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建立夷平面分析模型,借助坡度、曲率、地形粗糙度指数和相对高度四个地貌参数,引入模糊函数,来平滑夷平面的隶属度,共同约束夷平面的分布,进而得到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度>80%的夷平面分布,与实际地形基本相吻合。
(2)热年代学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二阶段(晚三叠世-晚白垩世)的适度冷却(~3-5℃/Myr)到第三阶段(晚白垩世-至今)的极端缓慢冷却(<1℃/Myr)冷却速率的变化,将其归因于俯冲造山后-地壳加厚隆升后的构造寂静期,稳定的构造环境及湿热气候利于夷平面形成。夷平面形成时间不晚于晚白垩世,最终形成中新世(罗来兴,1963年),且遭受到新生代构造活动、隆升和剥蚀,河流快速侵蚀而解体,残存于高原顶部。
(3)上新世之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显示并不是由印度与亚欧板块直接碰撞产生的(吴福元等, 2007),而是多阶段、非均匀的过程(钟大赉和丁林, 1996),是挤压模式下的产物。青藏高原东南缘夷平面的分布,进而支持了青藏高原及东南缘分阶段加厚的隆升模式(Tapponnier et al., 2001, Japsen et al., 2009, Tian et al., 2013, 2014, 2015, Spicer et al., 2020)。
 
关键字
夷平面,DEM, 低温热年代学,中甸地区,青藏高原东南缘
报告人
张静静
东华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张静静 东华理工大学
冷成彪 东华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