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现代空气花粉初步研究结果
编号:2332 稿件编号:208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2 17:30:10 浏览:63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08: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15] 主题15、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现代空气花粉可以直观的研究花粉与植被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孢粉学在古气候、古植被定量重建方面的工作。此外,结合气象因子,现代空气花粉还可以用来反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但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缺乏现代空气花粉的研究,花粉-植被-生态系统-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通过使用改进的传统集沙仪并结合自主设计的孢粉收集装置,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该盆地东南缘我们共采集了18次连续空气花粉样品。研究表明,空气花粉可以很好的反映区域植被类型,花粉组合主要受控于植物开花物候,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1)乔木花粉以杨属(Populus)、柏科(Cupressaceae)为主,伴有极少的松科(Pinaceae)、桦木科(Bet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榆属(Ulmas)花粉,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春季(4-5月);灌木、半灌木花粉以藜亚科(Chenpodiaceae)为主,麻黄属(Ephedra)、白刺属(Nitraria)次之,其次为蔷薇科(Rosaceae)、柽柳科(Tamaricaceae),草本花粉以蒿属(Artemisia)、禾本科(Poaceae)为主,其次为菊科(Asteraceae)、莎草科(Cyper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并伴有少量唇形科(Labiatae)、蓼科(Polygonaceae)、茜草科(Rubiaceae)等花粉,非乔木花粉的浓度高值均出现在夏季期间(6-8月);秋季、冬季花粉浓度较低,蒿属在花粉组合中占优势,藜亚科次之;此外,水生花粉主要包括香蒲属(Typha)和眼子菜属(Potamogeton)。2)风是研究区(无河流注入)花粉的主要传播动力,结合大气HYSPLIT后向轨迹追踪模型,初步确定花粉传输路径(来源)以西北风为主,表明西风可能是该区域花粉传播的主要搬运动力;东北风(主要在夏季),西南风(春、秋、冬季)对花粉的传播也有一定贡献。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干旱区花粉的来源以及传播扩散机制,为后期西北地区进一步开展大空间空气花粉野外监测提供了支持,也为合理解释柴达木盆地不同时间尺度孢粉记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字
空气花粉,柴达木盆地,花粉传播,植被
报告人
雷艳
学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雷艳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苗运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赵永涛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