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微体炭屑自动统计方法及与前人方法的比较
编号:2336 稿件编号:20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2 17:29:22 浏览:548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08: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15] 主题15、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微体炭屑是植物体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黑色无机碳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历史时期火事件及其所反映的区域古气候、古植被、古人类活动重建研究。目前,微体炭屑颗粒数、粒径、形状特征等统计参数主要通过人工目视统计获得,统计结果准确性较高,但耗时费力。因此,寻找一种微体炭屑自动统计方法将有助于鉴定效率的提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进行了一些计算机辅助统计方法的初步探索,但限于:(1)未详细描述所采用的方法流程,难以被其他学者重复;(2)只讨论了方法的设计,但没有对统计精度进行检验,可靠性存疑;(3)所设计方法仅适用于局部视域、少量样本的情况,无法对系列显微玻片进行规模化处理。因此,这些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基于ImageJ软件,提出一种新的微体炭屑自动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效率约85%-95%,并通过与人工统计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实了其结果的可靠性。本方法的基本流程为:(1)数字图像获取:将微体炭屑样品制作为显微固定片,使用玻片扫描仪扫描为数字图像;(2)训练分类模型:人工选取微体炭屑、容易与微体炭屑混淆的微体炭屑近似物、辅助计算浓度的微球等三类训练样本,通过各种统计参数观察其可分离性,找到分类效果最好的分类模型;(3)测试分类模型:将使用分类模型自动统计的结果,与多人人工目视统计结果进行对比,测试其准确性;(4)ImageJ自动统计:当模型的准确性得到验证后,则根据该分类模型进行自动统计。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为:(1)充分学习借鉴、对比分析前人微体炭屑计算机辅助统计方法的优缺点,汲取优点,改进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微体炭屑自动统计方法;(2)本方法在保证统计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统计效率85%-95%。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为:(1)未能实现通用的辅助计算浓度的石松孢子的自动统计,以较为少用但更便于自动统计的微球替代;(2)本方法的统计精度仍有提高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索,设计出更好的分类模型。
 
关键字
微体炭屑 自动统计 微球 石松孢子 图像处理
报告人
邹亚国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邹亚国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苗运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赵永涛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梓莎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