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下泥盆统下西山村组岩相以及遗迹化石组合
编号:2348 稿件编号:17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8 09:49:39 浏览:91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7:0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5A] 15A、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 [S15A-3] 15A、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3

暂无文件

摘要
云南曲靖地区的下泥盆统发育完整,研究历史悠久,尤其以丰富的鱼类及早期植物化石闻名于世。其中,下西山村组被认为是曲靖地区下泥盆统的第一套沉积地层。与下伏玉龙寺组截然不同的是,下西山村组中出现大量砂岩,并往上逐渐增多。前人对于下西山村组的沉积环境持有不同见解,认识比较笼统。此次研究,我们对下西山村组选取了六条剖面进行实测,识别出了六种岩相,包括中厚层状砂岩岩相(S1)、薄层多层状砂岩岩相(S2)、异粒岩相(H)、块状粉砂岩或泥岩岩相(F1)、生物扰动粉砂岩或泥岩岩相(F2)、黑色粉砂岩或泥岩岩相(F3),它们组成若干组合。下西山村组中的遗迹化石十分丰富,可识别出22个遗迹属,根据行为学可分为1)停息迹:LockeiaRusophycus;2)居住迹:BergaueriaConostichus; 3)爬行迹:CruzianaDidymaulichnusDiplichnitesMonomorphichnusM. bilinearisM. lineatus)、ParundichnaPetalichnusProtovirgulariaTarichnusTuberculichnus;4)牧食迹:LophocteniumMonomorphichnusM. multilineatus);5)觅食迹:ChondritesDactyloiditesPalaeophycusPlanolites;6)逃逸迹:Conichnus;以及暂时不确定的ParapsammichnitesSelenichnites。这些遗迹中,可以识别出以节肢动物为造迹生物的Cruziana-Diplichnites-Rusophycus遗迹组合,以及以软体动物为造迹生物代表的Lockeia-Lophoctenium-Protovirgularia遗迹组合,另外还有以蠕虫类、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等为造迹生物代表的遗迹,呈现出一个非常繁盛的底栖生态群落,这与实体化石(如鱼类及极少量节肢动物)所揭示的生态群落截然不同。遗迹化石主要赋存于岩相S2及H的砂岩层面上。结合岩相、相组合以及遗迹组合特征,下西山村组的沉积环境整体代表一个开阔的浅海陆架,其中沉积物主要受到波浪和风暴动力的扰动。
 
关键字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下西山村组,遗迹化石
报告人
王嘉树
北京大学

稿件作者
王嘉树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