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辐射反馈作用加重了长三角地区雾霾污染
编号:2487
稿件编号:99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22:27:57 浏览:659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气溶胶辐射反馈作用(Aerosol–radiation Feedback,以下简称ARF)能够通过颗粒物的吸收散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方面,ARF削弱边界层内湍流作用,降低边界层高度,增加颗粒物浓度;另一方面,辐射的降低同时也会降低区域大气氧化能力(Aerosol-Photolysis Interaction,以下称为API),削弱PM2.5中二次颗粒物的生成,降低颗粒物浓度。本文利用区域模式WRF-Chem对2017年长三角地区进行研究,量化ARF对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ARF使得PM2.5增加了19.4%-32.8%。ARF在1月与4月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在7月与10月则相对和缓。并且,相比于空气质量优良时,污染情况下的ARF作用更加显著。特别是1月,ARF在相对污染的情况下减少18%到达地面的辐射,O3受到2.2%的削弱。随着PM2.5浓度增加,ARF对辐射与边界层高度的削弱作用随之增强。而对PM2.5浓度影响则呈现“N”型,在75 μg/m3至100 μg/m3间出现微弱拐点。在此区间内,对O3浓度的降低作用也出现极值-1.17%。此外,API对PM2.5不同组分的影响也并不一致,API对硫酸盐有明显的削弱作用。而对硝酸盐以及铵盐的生成有增强有削弱。这使得API对PM2.5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差异:在长三角东北部呈现强烈的削弱,而在安徽浙江部分地区呈现增强作用。
关键字
气溶胶辐射反馈作用,PM2.5,WRF-Che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