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编号:2620
稿件编号:31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1 15:17:08 浏览:91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黑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分析该区域的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明确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贡献,对于指导荒漠化防治、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 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年均防风固沙量为3.2×109 t,年均防风固沙功能约为2.44×104 t/km²;防风固沙量总体呈增强趋势,年均增加6.67×107 t,年均变化率为1.85%. ②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呈现中游较强,向下游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防风固沙功能较高区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1.54%,一般区占20.77%,较低区(北部荒漠区)占47.69%;甘肃省张掖市和嘉峪关市防风固沙功能呈增加趋势,回归方程系数(slope)为0~26.29%,占总面积的12.51%;额济纳旗东北部和甘肃省高台县中部防风固沙功能呈下降趋势,回归方程系数为-17.17%~0,占总面积的23.30%. ③防风固沙功能主要影响因子中,风力因子最主要,贡献率为30.04%,其次为积雪覆盖、土壤湿度、植被覆盖,贡献率分别为24.57%、24.26%和21.13%. 此外,运用DPSR模型构建该区域风沙区村镇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对风沙区村镇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在防风固沙功能方面,防风固沙工程应综合考虑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土壤特性及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实行具有空间差异化的方案;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优化等方面促进生态安全改善。
黑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分析该区域的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明确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贡献,对于指导荒漠化防治、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 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年均防风固沙量为3.2×109 t,年均防风固沙功能约为2.44×104 t/km²;防风固沙量总体呈增强趋势,年均增加6.67×107 t,年均变化率为1.85%. ②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呈现中游较强,向下游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防风固沙功能较高区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1.54%,一般区占20.77%,较低区(北部荒漠区)占47.69%;甘肃省张掖市和嘉峪关市防风固沙功能呈增加趋势,回归方程系数(slope)为0~26.29%,占总面积的12.51%;额济纳旗东北部和甘肃省高台县中部防风固沙功能呈下降趋势,回归方程系数为-17.17%~0,占总面积的23.30%. ③防风固沙功能主要影响因子中,风力因子最主要,贡献率为30.04%,其次为积雪覆盖、土壤湿度、植被覆盖,贡献率分别为24.57%、24.26%和21.13%. 此外,运用DPSR模型构建该区域风沙区村镇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对风沙区村镇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在防风固沙功能方面,防风固沙工程应综合考虑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土壤特性及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实行具有空间差异化的方案;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优化等方面促进生态安全改善。
关键字
黑河;土壤风蚀;时空变化;防风固沙功能;修正风蚀方程
稿件作者
彭婉月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柳本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