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为珠江三角洲存在上、下两个海侵-海退旋回。尽管研究已近百年,但对于下旋回的年代依然有3~5万年(MIS3)和12万年左右(MIS5)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由于两者的时代相差一倍多,古海面高度也有很大差异,导致对三角洲海水进退过程、环境变迁历史以及新构造运动强度的认识大相径庭,这是影响三角洲研究深入的瓶颈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梳理了3万多个钻孔资料,考察了数十个典型钻孔岩心,运用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和思路,对研究区的地层及沉积相进行了重新划分,并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进行了对比,划分出SB3(基岩深度风化壳)、SB2(花斑黏土层2)和SB1(花斑黏土层1)等3条层序边界,他们分别代表MIS6、MIS4和MIS2的低海面时期。3条边界把三角洲沉积划分为下、中、上3层:下层含石排组(低水位域)、西南组(海侵水位域和高水位域)和三角组(海退水位域),属于MIS5;中层含上、下伶仃洋组(低水位域—海侵水位域—高水位域),埋藏较深,局限于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属于MIS3;上层含杏坛组(低水位域)、横栏组(海侵水位域—最大海泛面)、万顷沙组和灯笼沙组(高水位域),属于MIS1。层序时空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经历了长期构造稳定阶段后,发生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向的掀斜下沉并接受沉积,下沉到现今海平面位置的时间不早于MIS7(≤250ka)。在三角洲东部地区,早期(250ka~160ka)最大下沉速率小于0.6mm/a;晚期(160ka~今)减缓,最大值约0.16mm/a;从250ka至今的平均下沉速率约0.34mm/a;在三角洲西部地区,平均下沉速率约是东部的1/2,为0.15mm/a左右。由于冰期海面下降幅度和速度远大于新构造下沉幅度和速度,MIS6深切河谷切穿厚层基岩风化壳而达新鲜基岩,深切峡谷被后期海侵层掩埋,形成埋藏古峡谷,峡谷最深达-126m左右,该深度是地动型和水动型海平面变化相互叠加的结果,并不说明盛冰期低海面溯源侵蚀达到的深度。MIS5海面高出MIS1海面5~7m,但在研究区的海侵范围却小于MIS1,暗示三角洲地区海平面升降与新构造持续下沉的叠加作用。在长期构造稳定和外力风化剥蚀背景下,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低矮山地+宽阔台地+“过路河”的亚热带准平原地貌景观;该准平原因新构造掀斜下沉而被晚更新世以来的松散沉积层覆盖,古准平原面貌仅显现于“丹灶台地”、“番禺台地”一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