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漓江流域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研究
编号:857
稿件编号:20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4:36:19 浏览:16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是国际生态学和土地变化科学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研究基于国际公认的“生态-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视角,选择西南典型生态脆弱区喀斯特小流域——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5-2020年5期Landsat数据,采用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对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从规范博弈视角构建土地利用潜在功能冲突(LUCIS&F-H) 的空间识别与强度诊断模型,并利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研究区2030年土地利用冲突进行模拟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冲突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流域整体生态系统中,生态保护用地价值最高,其次是耕地。1995-2020年期间,ESV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预测到2030年,耕地与生态保护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出现呈下降趋势,分别减少了8.00×106元、5426.14×106元,城镇建设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对于流域总ESV的影响不大。2)漓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冲突呈上升状态,到2030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为十分冲突;3)城镇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的冲突变化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在2010-2015年为不冲突,到2030年二者为较冲突;4)1995-2030年间,耕地与生态保护用地由十分冲突变化为较冲突,应根据空间分布、表现形式和冲突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5)不同土地利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服务价值,由于单位生态保护用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巨大,因此得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耕地-生态保护用地的土地利用冲突增大对生态保护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有益。本文构建的模型和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快速成长地区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为土地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字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F-H分析;马尔科夫模型;漓江流域
稿件作者
唐湘玲
桂林理工大学
王奥峰
桂林理工大学
陈世恒
桂林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