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编号:91 稿件编号:242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08 10:45:48 浏览:70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13:1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11] 主题11、大气科学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2014年起,福建省气象局在“古田水库流域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基地”持续性开展有科学设计的随机化人工增雨外场试验,累计了大量试验样本,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利用WRFv3.7数值模式,并在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加入了碘化银预报方程,考虑了三种碘化银(AgI)核化机制:凝华核化,凝结冻结核化(包含于凝华核化中)以及接触冻结核化;结合雷达、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9年4月10-11日(UTC)影响福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就古田试验区在此次降水过程中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次降水是中低层切变带来的积层混合云降水;模式对降水量的模拟与观测事实较为接近,能较好体现降水过程的发展演变。过程前期以暖云降水为主(10月12日—11日00时),过冷水含量很少,不具备碘化银催化条件。11日01时左右,古田试验区上空对流发展开始,冰晶数浓度迅速增加(0.07-0.12 mg/kg),冷云降水产生。06-08时,对流仍进一步发展,冰晶质量浓度上升至0.16 mg/kg;-5°层以上Qc含量约0.09-0.2 g/kg,Qr含量0.05-0.1 g/kg,试验区于01:57-02:00,和05:33-05:35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各1次,碘化银播撒剂量均为43.2 g,用催化模式对增雨作业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碘化银进入云中后,随着云中西南风而逐渐向东北方向呈带状结构扩散,扩散范围约,影响时间约,作业点附近增雨率约为16.3%。
 
关键字
数值模拟,人工影响天气
报告人
谢祖欣
高工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谢祖欣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