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固体燃料燃烧的黑碳和棕碳排放因子
编号:930 稿件编号:2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5:09:58 浏览:75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7:0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2C] 12C、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 » [S12C-3] 专题12.4 区域固体燃料燃烧的大气环境-健康-气候效应

暂无文件

摘要
      棕碳(BrC)和黑碳(BC)共同组成了大气气溶胶的吸光碳整体,对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活源固体燃料的燃烧不仅是碳颗粒的重要排放源,也是排放清单和模型研究中不确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和可靠的野外实地排放因子(EFs)。不同于实验室模拟燃烧,野外的排放测试更能反映真实的燃烧和污染物排放过程。

       为了对排放清单提供更真实的排放因子,本研究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野外实地排放测验,共在多个地区进行了343次排放测试,囊括多种农村地区取暖/做饭时常用的燃料(秸秆、薪材、木炭、块煤、蜂窝煤、泥煤)、炉灶(砖灶、铁炉、炕)组合,除建立黑碳、棕碳排放因子(BC EFs、BrC EFs)数据库之外,也对各种影响EFs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广义线性模型结果表明,EFs与燃料和炉灶类型显著相关,燃料差异是决定EFs的最主要的因素,可解释68% BC EFs和BrC EFs差异。对于BC EFs来讲,煤燃烧排放要高于生物质燃烧,并且泥煤燃烧排放最高,是其他燃料的1.6-6.4倍。而木炭燃烧的BrC EFs最高,是其他煤或者生物质燃料的1.5-4.3倍。炉灶类型是另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解释 BC EFs 变异的24± 3%和BrC EFs变异的25 ± 7%。相较于砖灶和炕,燃料于铁炉中燃烧EFs最小,可使BC 和BrC 的排放分别下降15−66% 和 40−54%。此外,结果表明炉灶和燃料的类型对EFs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有无烟囱也会对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解释EFs 7-8%的变异。而不同的燃烧活动,如取暖和做饭之间的排放差异并不明显(p > 0.05)。进一步表明了燃料和炉灶类型才是决定排放的主要因素,而向清洁燃料的过度将会对相关的空气污染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关键字
室内,固体燃料燃烧,黑碳,棕碳,排放因子
报告人
张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稿件作者
张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沈国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