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酸性岩浆活动的碎屑记录
编号:939 稿件编号:126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5 15:15:20 浏览:90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1日 16:3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19] 19、固体地球科学 » [S19-3] 19、固体地球科学-3

暂无文件

摘要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于中晚二叠世之交,由大量溢流玄武岩和少量苦橄岩、火山碎屑岩和中酸性岩组成。晚二叠世,华南西部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遭受了强烈的剥蚀,为相邻的右江盆地提供了大量的沉积碎屑物质,与其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源-汇沉积体系。这些碎屑沉积物质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酸性岩浆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砂岩富集火山碎屑,而泥岩具有低Al2O3/TiO2比值(4.3~6.8)。龙潭组砂岩的锆石U-Pb年龄谱均具有统一的单峰特征,其峰值年龄约为260 Ma,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主要喷发期时限相一致,且锆石颗粒与板内/非造山环境岩浆结晶的锆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这些数据表明,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火山岩的风化和剥蚀。与龙潭组上部的锆石颗粒不同的是,龙潭组下部~260 Ma的锆石颗粒具有低的Th/Nb(大部分 < 10)、U/Yb(大部分 > 0.5)比值和高εHf(t)值(主要介于+3和+8之间),与同期海相沉积的晒瓦组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这种锆石地球化学变化特征可能代表了右江盆地及其北缘上二叠统碎屑沉积物组成的共同变化趋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蚀顶剥蚀的体现。基于右江盆地北缘下二叠统锆石化学组成和碎屑锆石年龄的变化趋势,结合前人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流纹岩和粗面岩的研究,晚二叠世早期剥蚀的峨眉山酸性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而晚期剥蚀的峨眉山酸性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岩浆的分异结晶和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且地壳混染程度随时间逐渐衰弱。
关键字
上二叠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酸性岩浆活动;物源分析;右江盆地北缘
报告人
邓旭升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稿件作者
邓旭升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会议管理 酒店预订 提交摘要